箫笛吟诗

中医师,现居加拿大温哥华,喜欢古诗、国画、音乐、书法、武术、中华料理。

家有一亩三分田,偶尔种种菜。(*╹▽╹*)

有人让我跳楼?待我學會喚來"天地之媒體"和熙之風吧?


    前些日子发生了一起17岁男孩轻生的极端事件,为如此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痛心!

有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留言说他们自己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的言语冷暴力;学校还碰上一些唯我独尊,不容许学生拥有独立个性的“冷峻”老师;同校同学的欺凌,等等都会令不少孩子处在一种孤立无援、倾诉无门的境地,几乎让他们也走上绝路。

父母或亲朋好友这时的鼓励与理解,会大大增强孩子们对这些事件的心理承受力。


若不幸的是孩子父母正处在不太理性,缺乏爱心之际,而孩子却正需要有人能耐心倾听,得到关心、理解与支持,則真希望他们能从其他年长亲属或朋友处,甚至是热线电话那头的热心人士之处寻求到帮助,从而渡过难关。 

作为一个母亲,我也能理解一些父母的苦处,先从父母这方说起。

古代时候的中国,基本是私塾小班教育,老师敬业、教学严格,也对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相处和了解;而学生们都是些乡里乡亲,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也算是和睦相处。

老师和父亲基本上承担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母亲则主要是抚养他们,安排好衣食住行。男女及行业分工明确,各行

其责。这种情形下,父亲外出挣钱,独自撑起家庭的经济来源;母亲则在家劳作,承担所有家务活动。父亲的自强不息与母亲的厚德载物能较容易融合在一起,从而给予孩子们一套完整的明确的观念:吃苦是必须的,耐劳是应该的,家庭给予的支持是他们理所应当得到的,而父母失去劳动和自理能力后,孩子也理应赡养老人。这便是传统人伦五常的社会常态。 

试观现今,男女分工不再那么明确,母亲也要外出打工,学校老师超负荷工作,已经很难像私塾老师那样因材施教,同学竞争激烈、气氛不再和谐,自然也出现了不少“害群之马”。


而就母亲的身份来说,现今社会绝大多数母亲不得不同时承担古代父亲的角色:外出工作,挣钱养活一家老小,又要照顾好家庭生活。她早已是超负荷工作了,碰巧哪天遭遇到了些不公平的待遇,回到家极度疲乏,而孩子此时向母亲抱怨些不称心之事,这时候母亲可能会暴跳如雷而大骂,也可能会六神无主而哭泣。孩子若是比较懂事,可试图从母亲的角度去理解她、关爱她,也许情绪失控的母亲就能冷静下来,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这里没有为那些动不动对孩子施加言语“冷暴力”的母亲们开脱的意思。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父母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很清楚我们这批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正碰上中华文化断层期,不了解华夏文明的文化精髓,也不能理解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而我们三四十年代的父母,即便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又经历战火,生养孩子又处于文革特殊时期,恐也无法传授太多:所以我们的少年时代基本自生自灭,无人教与养。 

而我们六十年代这批人又有一特点:自己上大学時抑或是工作初期,正是改革开放之際,自己父母都是正当年,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积极做事,大多秉公守法。我们从而也传承了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意识。

但自幼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少年时代的放养、青年时期考入大学或者成为同辈佼佼者的六七十年代人,可能比较容易出现些自视甚高谁都看不上的心态。更何况九十年代祖国大地经济的天翻地覆,很多六七十年代人从而在经济上翻身成为了富豪,记得一电影《fiddler on the roof》主题曲唱过“if you are rich man……”把一些富人那种狂傲自大的心态描述的淋漓尽致。 

   “存在决定意识”又是那句话,这样的自身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是一种什么心态?“我是强者”,“没有我搞不定的事”,“你这孩子能有什么‘压力’”,“你是不是太脆弱了”……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我们的财富累积是不是把后面许多代的财富都提前拿到了(生态破坏严重,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我们是不是多少也钻了些制度的空子?我们是不是把属于许多同时代人的财富或多或少放入了个人的口袋?


所以我们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厉害,那么“全靠自己的努力和打拼”,那么大公无私。

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批做父母的人里,有不少明智之士开始试图讲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重新认识华夏文明,把自己从小缺失的东西试图一点点的重拾回来,开始义无反顾的去回馈社会,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若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对待孩子心理教育上是否要再耐心些,多些理解与关爱;在品德修养上多些自我反省,“君子当自省吾身”。 


      若见父母都这样自强、自律、自省,谦逊为怀,对待财物名利也挺平常心,又很关照年迈老人,那么孩子们也就会见样学样。 

从孩子的角度看呢?遇到自己难过伤心之事,父母此时的不支持不一定代表一直不支持,原因前面也阐述了些。若是真遇到了顽固不化的父母,孩子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可以去利用自己对网络的熟悉来寻求知识与帮助,从陌生人那儿也可以获得理解和勇气,不必凡事只依靠父母,徒增烦恼。


父母不过也是普通人,大部分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已经付出了许多许多,一时的“疯言疯语”只当是路人甲、耳边风,不去纠结,你也可以试图拿出爱心去理解他们。 


      孩子,你未来有很长一段路要自己走,只要做到尽孝心,尽早自食其力就足够了。那些不断使用“冷暴力”的父母,也许终有一天会被自己的良知唤醒,会悔改,但你不必在生命旅途刚开始之际就因为他们的一句话而试图结束之。


当你发现父母说出与他们身份不相符的言语时,你就明白此刻你的倾诉对象找错了,只需自己闭嘴、流泪,从别处去寻求帮助。


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不同地方不同时候,至少会存在一个人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着你,并且愿意为你提供帮助。


这个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都是自己的母亲,你只是不知道、没察觉、不了解,没体会,没知觉,没醒悟。即便你自认为自己的父母未能给予你所期望的帮助与理解,甚或对你又打又骂,仍请不要放弃希望,仍请不要记恨他们。


当我们大家越是放下自我,谦逊为怀时,就越能察觉到自己能活着已绝对是一奇迹:绝对是一直在承受太多太多你知或不知的人们的无私帮助、馈予与关爱了;也承受了不少来自社会团体和政府的支持。

除了学会感恩:感恩给予生命的父母,给予我知识与能力的

师长,给予我稳定生活环境的政府,给予我阳光雨露空气的大自然……我还能做什么呢? 

 困难是暂时的,遭遇到的暴力与冷暴力也是暂时的,尽管其不良影响會持续更久,但我可以依靠勇气让自己不再被他们伤害,我会有足够的智慧去原谅他们,我也有良知去怜悯他們并自省不再走他们的老路。


哪怕是对待犯下错误的父母,也要试图去理解和接受他们,这也许会花很长时间,但是我们有一生的时间去实践。 


      我们说这一生总有这个人或那个人在深深的爱着我,我从来不是孤立无援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人确实是自己的父母;但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也许是耶稣,是觉醒了的自己,是修炼出元神的身外身,是六艺精通的明士。


我可因信,放下屠刀抵达彼岸;我也可以穷其一生去追寻和等待这种神仙图景归去凤池夸;或讓自己成为调素琴、阅金经的鸿儒之士。同辈人,你认同吗?孩子,你相信吗? 

2019.6.2

评论

热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