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笛吟诗

中医师,现居加拿大温哥华,喜欢古诗、国画、音乐、书法、武术、中华料理。

家有一亩三分田,偶尔种种菜。(*╹▽╹*)

走出人生低谷的前提之一是你要活得够久(1)



现今社会信息大,变化迅速,选择多样,几乎让每个人都颇感压力,绝大多数是能应对的。(其中一部分可能会以各种疾病出现为代价)但仍能在新闻甚至自己朋友中听到有孩子或已步入中年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无从知晓,古代社会的人们是不是也有其相应压力、苦难,不知那时的人们也会因为抑郁症的困扰而选择自己离世呢?或从近代看,比如民国时期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整个民族的苦难深重相关。有不少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在承受了太多太久非人的折磨,而且周遭发生的一切与自己信念剧烈冲突,或对国家前景的不明朗以及种种难以陈述的原因,他们也选择抛开一切带着自己的信念离世。


在这儿,容我怀着崇敬之情向他们深深一拜!


那么在太平盛世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呢?他们的心理上承受了多少日常生活中的苦难呢?他们是如何排解的呢?这里容笔者以几篇篇幅略谈自己感受。


以前信息交通的不便利,以及一直以来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忌讳,估计大多数人不谈之,只在心里藏着,真发生了什么也只有最亲的亲人知晓吧。

我记得初中一位同班同学可能内外诸多因素导致情绪极为低沉,一度退学。后来似有些缓解,也去上课并初中毕业。自己后来考高中、考大学,父母亲工作又调离原处,也无从知晓她初中毕业后的情形会是怎样,写到这儿,还真想再见到她,希望她一切都好。记忆中她是个心地非常善良、温和的女孩,家庭条件非常的艰难,自小就承担了许多超出她年龄段的责任,也未见她有过抱怨。唉,也许正是这样,她才把一切的不快乐埋在了心底最深处,而同时把快乐也跟着一起掩埋了。


我还注意到周围有些人则是有一点不快、不爽就发出来,这种人只会让别人“抑郁”,但自己却不太会。这些人通常会自我感觉良好,反正错都是别人的,自己完美如花呢。他们倒也能给周围人带来喜庆,分享他们的快乐,尤其当什么好事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时,那一定是他们自己“才思过人”,又受上帝眷顾。他们巴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呢。和他们相处,我们只需记得要把他们泼给我们的脏水尽快倾泻出去,当然不能泼给我们周围的人,洒向自然吧,否则自己会怀疑自己,会因此自检与自贬。

评论

热度(2)